语素教学法研究综述

การทบทวนงานวิจัยเกี่ยวกับวิธีการสอนหน่วยคำ

随着对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词汇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对汉语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第二语言学习者而言,词汇量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与正常交际,以及衡量他们汉语水平的重要标志。

198fe21411
ที่มา : https://www.hanyuguoxue.com/cidian/ci-198fe21411

“语素教学法” 不仅局限在一词一语的范围内,而是作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根本途径与根本策略提出的,具有全局意义的教学法则。“语素教学法”遵循汉语的内在规律,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尚不成熟。所研究者都希望通过“语素教学法”的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分析,结论进行总结,并提出语素教学法有待深入研究方面,推广“语素教学法”,从而推进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发展。

1.词汇教学现状

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George W.Wilkins)在《语言教学中的语言学》里所述“如果没有语音和语法,还可以传达一点点信息;但是如果没有词汇,那就不能传达任何信息。”不少学者基于汉语词汇的特点和现代语言学教学理论,提出过一些十分有价值的方法与设想。因此词汇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

目前较为常用的词汇教学法有公认的三大流派:词本位教学法、字本位教学法和语素教学法。

1.1关于“词本位”教学法与“字位”教学法

在现代汉语里“词”是最小的独立运用单位,有的仅由一个语素构成,有的是语素的组合。一直以来对外汉语教学走的是“词本位”教学路子。但是此后几十年,几乎都没有跳出“词本位”的框架。虽然词本位教学已经并且继续在对外汉语教学界发挥着应有的作用,但是它并不是“循汉语本来面目教学的路子”。以词为单位的教学法迎合了外国学生,但学生不容易理解和记忆。“词本位”语法研究严重忽视语言的民族性特点。

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得出了“按西方语言学家的眼光来分析汉语并确定像结构词这样的单位可能有用”的结论。 但这方式与汉字是不适合。因‘字’是中心主题,‘词’在许多不同的意义上都是辅助性的副题,节奏给汉语裁定了这一样式。他是最早认识到“词本位”在汉语教学中的弊端并从而提出“字本位”思想的。

 “字本位”教学法是与词本位教学法相对立的。王力指出汉语基本上是以字为单位的,不是以词为单位的。要了解一个合成词的意义,单把这个词的整体去理解还不够,还必须把这个词的构成部分拆开来分别解释,然后合起来解释其整体。1997年,徐通锵认为汉语的最小书写单位是字,形音义三位一体。受“字本位”理论的影响,对外汉语教学界积极探索“字本位”教学法,即教汉语从汉字入手,把汉字看作汉语教学的基本单位。2005年,吕必松提出“主张把‘字本位’特点作为汉语教学的语言基础,以‘字本位’教学代替‘词本位’教学,建立起一种全新的教学路子——‘字本位’教学路子。”

  • 语素教学法

   1.2.1语素的界定

1.语素

关于语素的定义有许多说法,其一是认为语素是构成复合词的最小单位,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包含有意义的单位。其二是认为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语言最小的单位。

2.语素与词

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有意单位。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单纯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叫合成词。语素是构成词的最小单位,但语素和词并不是一一对应的,有下面两种情况:

  • 一个语素对应一个词,如“火、木、心”等。
  • 多个语素构成一个词,如“灿烂、踉跄”等。

3.语素与字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语素和字一般情况下是对应的,但并不是所有字都和语素一一对应。有下面三种情况:

  • 一个字对应一个语素。如“上、下、天、地”等。
  • 一个字具有多个意义,代表不同的语素,即同音字,如:“别”在“告别”中具有“别离”的意思;在“性别”中具有“区别”的意思。
  • 一个语素由多个字组成,如果拆分成一个个汉字就没有意义,如:“沙发”“巧克力”等。
    • 语素教学法的界定
  1. 语素教学法的概念

语素教学法就是语素本位教学,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运用语素作为讲解生词的重点,利用语素对词汇进行分析的词汇教学方法,是运用已经学过的语素对已学过的词汇进行梳理,然后在学习新词时将新词的语素和已经学过旧词的语素进行联系比较,从而了解词汇的构词方式,运用这种方式进行再学习再梳理的过程。

  1. 语素教学法与词本位教学法

词本位教学法是很好的积累词汇的方法。对于刚刚接触汉语的学生,词本位教学法以词为单位的教学原则可以为他们建立一个有条理的汉语体系。词本位教学法的主张者认为在现代汉语中,词是最小的独立运用单位,对外汉语教学应该以词为基本单位。虽然“词本位”教学法非常适用于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但对于母语是其他语言的学生效果却差强人意,学生运用“词本位”原则学习,单一的输入与输出不能延伸扩展,甚至不能运用学过的知识分析生词,阻碍学习进度。而语素教学法运用语素作为基本单位进行相关教学,从语素出发,从词汇中对语素进行学习,从语素上对词汇进行扩展,能有科学的对词汇量进行扩充,从语素方面进行词汇的扩展并不是单一的输入输出,是多方位的延伸扩展。

  1. 语素教学法与字本位教学法

“字本位”教学法是以汉字为基本单位,对汉字的组成、书写非常重视,字本位教学法在汉语学习的初级阶段是很好的积累词汇的方法。后来字本位教学法渐渐得到大家的关注,人们对它进行分析研究并试着去完善它,使它更好的运用到课堂上。但是由于汉字具有多义、近义、同义、反义的现象存在,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词汇中的含义和担当的结构成分也会有所不同。学生在不能够完全了解字的全部义项之前,再学习多义词、同义词、反义词、近义词上会更加混乱,不利于词汇的扩展,也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猜词能力。而对语素教学法来说,大部分的词义都是由语素义的简单叠加而成,还有少部分语素义会按照一定规律进行传遍延伸去组成词义,并会保留了部分的语素义。学生能够运用一定的技巧对语素进行合理的猜词,这种猜词方法是有规律可循的,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语素法能够实际的解决字本位理论、词本位理论本身具有的弊端。

  • 语素教学法的适用范围

语素教学法在对词汇教学中适用范围较广,主要适用于两个方面有语素释词与语素联词如下。

  1. 语素释词
    • 词义是由语素义相加而成,语素义的叠加直接构成的整体词义,语素义并无转变。例如:“随意”是指随心的意愿、“学名”是指上学的名字、“顺口”是指顺利出口等。
    • 词义是由语素义相加延伸而成,语素义的叠加间接构成了整体词义,语素义进行了有规律的部分转变。例如:“聪明”中的“聪”是表示听觉灵敏,“明”是表示眼光好,而聪明二字组合起来就变成了智力发达,记忆和理解了能力强的意思。
  2. 语素联词

语素教学法的一大作用是能够迅速扩大词汇量,这需要借助语素联词的方法。将同一语素义的词汇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词汇网络,巩固词汇学习的效果,同时进行适当的猜测。如果按照汉字的规律,从简到繁,一个一个地教,就可以把汉字学习与语素学习结合起来。例如“医”字的组词能力还不算太强,但也构成了“医生、医学、医疗、医治”等词。要是不讲“医”字的意思,只让学生记忆这个字的笔画和笔顺,虽然学生会读会写,但也没有实际意义。因此,初级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基本词语的形体、意义和用法。

  • 语素教学法实施的意义
  1. 有助于汉字的识记:汉字难度加大了词语学习的难度,而多数语素与汉字是一对一的关系,学习语素有利于建立汉字音形义的联系,从而加强汉字的记忆和理解,减少错别字。
  2. 有助于准确理解词义,扩大词汇量:语素教学有助于近义词辨析。因汉语同义词或近义词有两类,一类是语素完全不同如“高兴”和“愉快”,另一类是一个语素相同,一个语素不同,如“坚决”和“坚定”,语素“坚”是共同具有的,它的含义是“坚硬而不可变更”,其差异就在“决”和“定”这两个不同的语素上。而后者又是大量的,许多同义词或近义词的细微差异,常常取决于这个不同语素的意义,影响着词义的内涵。
  3. 有助于语法学习和避免一部分语法偏误:在语素法词汇教学中,由于分析了语素和构词法,就是在词汇教学阶段让学生感知了汉语的句型特点。如学习“提高”一词,教师告诉学生“提”是表示行为动作的动词,“高”是结果,“提高”可以扩展为“提得不高”,避免学生造出“我的汉语水平不提高”这样的错句。
  4. 有利于较快地培养学生的汉语语感:语素教学法是“循汉语本来面目教学”的方法,这种依据汉民族思维特点的讲解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可以培养他们汉民族的思维方法和习惯。
  5. 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特别是心理特征的感知:人们大都承认, 构词的理据性在很大程度上映现着一个民族文化的深层成分,如心理习惯、思维偏向、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语素的解说会把包含在词的构造当中的深层文化因素展现给学生,使之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方面。
  6.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词汇教学容易琐碎、枯燥,往往是教师一个一个地讲,学生一个一个地记。“语素法”在学习目标词语时,以语素为基础层层系连,从而扩展词汇学习范围,其中,对一部分“新词”带有猜测的性质,这必然会引起学生参加思考的兴趣,进而扩大了词汇量,词汇量的扩大后又推动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形成良性循环。
  • 语素教学法注意的问题

语素教学法是遵循汉语本来面目的汉语教学法,有诸多优势。但是在教学中没有一种完美的词汇教学法,因此语素教学法也有自身需注意的问题。

  1. 整词学习和语素分析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词汇教学中运用语素教学法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不能生搬硬套,语素义对理解词义是有效的,但不是万能的,语素义的教学与字的教学也不能完全取代词的教学。
  2. 拆分、合成时注意循序渐进,防止类推过度:为了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我们会讲解语素义、构词法等相关的知识,比如介绍一些常见的近乎词头词尾的成分。但是在向学生介绍这些“词缀”时要讲清楚实际情况也很复杂,“词缀”也不是一对一的,只是当出现这些“词缀”时可以这样去理解,不能随意创造新词语。如后缀“X子”有“桌子”、“椅子”等词,但是没有“包子”书包、“灯子”灯、“床子”床等。
  3. 结合其他词汇教学法:在进行语素教学的同时也要把眼光投向“词外”,密切结合词义的外延、句法功能、搭配关系、感情色彩、语体风格等来学习词汇,从而有效提高词汇学习的质量。

总结

回顾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从词本位到字本位再到语素本位,虽然发展得较为缓慢,但是始终在朝着朱德熙先生摆脱印欧语眼光的目标前进。

语素教学法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作为丰富对外汉语理论的一个突破口,虽然得到了很多学者和对外汉语教师的关注,但是大多集中在语素教学法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部分,既没有将它当做一个整体教学法,也很少探讨语素教学法的理论依据。虽语素教学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但如今其体系并未完全建立。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Oldest
Newest Most Voted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Loading

5/5 - (1 vote)